• 400-628-9566

BLOGS

All Blogs

张拉膜结构在交通设施中的运用案例

张拉膜结构在交通设施中的运用案例包括高速路口收费站、加油站、机场、站台、充电站车棚等。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

  1. 高速路口收费站
    • 芦荻山收费站:采用全张拉的索膜结构体系,中间无任何立柱,整体结构轻盈飘逸,力感十足。建筑平面呈内凹的曲壳形状,最大跨度88.1m,两侧立4根梭形桅杆,两侧桅杆顶高31m,罩棚顶高13.0m。
    • 郴州张拉膜结构收费站:有多个项目,如郴州互通收费站出入口遮阳棚、郴州南收费站出入口遮阳棚、郴州北互通收费站出入口雨棚/遮阳棚等,分别采用不同进口或国产的优质膜材,结构形式多为骨架式张拉膜结构。
  2. 加油站
    • 信阳膜结构加油站:位于河南省信阳市,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,包括加油区、休息区、商业区等多个功能区域。加油区膜结构屋顶采用双曲抛物面形状,休息区采用平面形状并设计有舒适露台,商业区采用开放式设计。
    • 中国石油郑州27张拉膜加油站:以独特的造型结构吸引过往车主。
  3. 机场:张拉膜结构可用于机场的候机厅、廊桥等部位,为旅客提供遮阳避雨的空间,同时其美观的造型也能提升机场的整体形象。
  4. 站台
    • 北京地铁昌平线西二旗站膜结构站台:是一座半地下一层、地上二层、四柱三跨框架式的高架车站,建筑的围护结构均采用了PTFE膜结构,在建筑内部获得了震撼的无柱的长向大空间。整个造型采用建筑折纸状的结构形式,视觉上简洁、统一、流畅,并且富有韵律,PTFE膜材料的半透光性使白天的车站内可以获得充分的自然光线,夜晚透出室内的灯光,形成一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标志物。
    • 上海龙阳路地铁站膜结构站台:采取的不是传统的顶棚式屋面,而是被分割成112块,由32块透明膜和80块不透明膜分别拼接而成,选用透明和不透明的两种防水膜结构材料,不仅更美观也能更好地防水、避雨。整个外观类似于世博会中轴线的阳光谷,建成后远眺犹如一朵朵白色“云朵”,又像一个巨大的“白色翅膀”,是上海采用的最大规模的膜结构车站,采用了PTFE(不透明防水膜)和ETFE(透明防水膜)两种膜结构材料。
  5. 充电站车棚: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,充电站车棚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张拉膜结构,为充电车辆提供遮阳避雨的功能,同时其轻巧美观的特点也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理念相契合。